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零分钟”后,四川本土动画怎么起步?

  就在2007年我国动画片产量超过10万钟,国内动漫企业高歌猛进的时候,四川原创动画片却是“零分钟”: 在2007年度国家广电总局核发《国产电视动画片发行许可证》目录中,我省动画片产量竟然为“零”!


  面对窘况,四川怎么办?近日,在“四川省原创影视动漫发展工作会”上,省内各高校动画系及30余家动画片制作公司的负责人聚焦一堂,达成共识——今年四川应整合资源、联手合作,找到合适的原创路线,循序渐进,争取有所收获。


        
原创弱源于观念有误

   
  据省广电局社管处的最新数据,目前我省备案的动漫公司达86家,但遗憾的是,“基本都在做外包,无自主原创作品。”成都市信息办行业管理处处长叶志俊告诉记者,“有外包生意,证明技术力量不错,但要想形成品牌,还是必须靠原创。”


  叶志俊表示,现在本土许多做动画的人在观念上有误区:认为动画片只给儿童看;只谈教育意义不顾娱乐特性,“非常沉重,缺乏轻松幽默感,怎么可能做出叫得响的作品?”


  有业内人士说到,目前至少有三家以上动画公司在以“金沙”为题材创作动画片,“但推了几年都没影子”,另外,大熊猫形象也完全没有开发到位,“《巴布熊猫》之后就没有别的创意了,不能给观众形成持久印象。”


   
“人力”不等于“人才”

   
  针对省内高校现在纷纷开设动漫专业,且不愁就业的现象,来四川投资的美籍华裔动画人任女士却提出质疑,“一个有着5至8年的一线创作经验的动画人,才能称之为‘人才’。”她目前有两个原创题材,却发愁在四川找不到合适的人才胜任,“而外地人才又因为引进政策不到位,不愿来。”


  广东动漫游戏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张新雄表示,动漫企业一般会引进动漫制作、动漫营销及动漫管理三类人才。现在“学校培养”和“企业需求”确实存在矛盾,而人才引进上也需要向沿海地区借鉴。政府主管单位也应从企业实际出发,为动漫企业输出或引进人才制订配套的政策措施。比如,广州市政府就制订出台了政策,对动漫类专业技术或市场人才,在个人所得税方面减免或补贴,同时为他们解决户籍落户等诸多此类人才关心关注的问题。


  叶志俊坦言,我省动画专业每年输送的毕业生数量巨大,但“这只是代表有人力,并不代表有人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成都市目前正在建立“动漫人才实训机构”,即按企业要求对毕业学生及技术人员进行再培训。


   
多个平台保证播映

 
        
  去年我省动画片成绩惨不忍睹,对此省广电局副局长蒋东升表示,今年有望进步:第一季度已有中漫伟业的《大梦王小书包》、火车头文化传播公司的《小羊当家》和西南影视联盟的《云端的日子》等3部本土动画片获得许可证,其中,《大梦王小书包》4-5月会登陆央视少儿频道。蒋东升认为,“能够上央视的片子毕竟是少数,希望能够开辟本土频道进行‘消化’。”对此,四川妇儿频道总监吕齐阳表示,只要是本土作品,川台将优先播映。

 

  叶志俊则建议,只有电视台播映是不够的,网络也应该着重利用。他透露,成都市目前正在打造一个播映本土动画作品的数字媒体平台,希望动画公司不要有太多的发行顾虑。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