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投名状》后期特技及相关制作专访

  “其实我觉得今次《投名状》的制作要比以往我们有份参与特技制作的电影难度要高,其中难处不是来自后期特技制作方面,而是因为今次电影的规模之巨大,是我们遇到前所未有的,使到特技镜头和实际拍摄的配合相倍困难!”


  FATface Production Ltd.

  FATFace于2004年中成立,是一间CG特技制作公司,除了电影之外,他们同时亦负责商业广告及音乐录像幕后制作。于2007年,他们凭着电影《鬼域》于第2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获得最佳视觉效果一奖。其最新电影作品为《投名状》,筹备及制作中电影包括《画皮》《风云2》。其他作品包括陈奕迅《猜情寻》、何超《地狱厨房》音乐录像、Canon IXUS、国泰启德少年、Now Sports广告等。


 

  随着中国、香港两地的界线渐渐变得模煳,本地电影产业亦慢慢步向与中国市场靠拢的大方向之上。近年来中国香港两地合作电影已成大趋势,一来可互补彼此长短,二来可扩阔市场,同时亦挽救日益枯萎的本土电影事业。作为圣诞黄金档期的华语大片,《投名状》卖弄的是史诗式战争场面,以及兄弟间的人性刻划。今次电影在亚洲各地嬴了票房又赢了口碑,除了要归功于导演陈可辛的带领外,其实亦不得不提在背后负责特效制作的一班幕后功臣 — FATface Production Ltd.。《投名状》的成功其实亦正正是一次良好的示范,CG制作原来可以是这样的。CG特效融入本地电影制作当中不觉已有十多年历史,CG应用的广泛性已渗透到电影制作的每一个环节,经过无数次的失败与成功例子反覆试验,仍然抱着纯以特技特效挂帅的看法似乎已经不合时宜,如何借助CG帮助电影制作才是硬道理。《投名状》可能是一个契机,对于一班仍然沈醉于特效梦的大小导演未尝不是一下当头捧喝。

  如此庞大的电影制作竟找来FATface Production Ltd.,一间只有10多人的制作公司去负责全套电影的特效,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他们竟然只在短短的6个月时间就完成了所有后期制作更显得更加不可思议,箇中秘诀由FATface的公司创辨人KoFai(高辉)娓娓道来:「可能很多人会怀疑时间那么短,而我们公司又只有13人,真的能够做到吗?其实我觉得最重要的事情是前期的预备,以及和导演沟通方面。你明瞭了导演的真正想法后,冤枉路自然会少走,时间也不会白白浪费在无谓的测试身上。如果方向也没搅清楚就去开拍,错误及问题自然多,那么错误的东西就不是单凭10多人的力量可以去补救到的。无论是导演也好,是我们也好,在最初就已经定下了一个目标,一个我们能力可以达到的目标,我们就依此为标准,如果有时间能够精益求精自然更好,否则也不会相差得太远。

  今次电影制作以追求真实感为主调,特效的角色亦纯以辅助电影故事为主,其实都是出自导演陈可辛的意愿。「导演与我们第一天会议的时候,已经提出了希望今次的特效可以做得比较含蓄一点,简单来说,就是希望出来的效果可以像没有特效一样。」KoFai还讲述最初导演对特效的信心不强,恐怕出来的效果如果太过虚假或浮夸,观众会难以投入到电影世界里面。不过由于今次拍摄规模如此庞大,牵涉范围太广,没有因此没有特技帮忙,似乎也成不了事,所以导演才迫不得以地找上他们。由于在事前KoFai已洞悉了导演的顾虑,因此在整个制作当中,KoFai都不会让特效显得太过着迹,以免盖过故事本身的戏剧性。可能正因是这份细心,便慢慢挽回了导演对特效的信心。

  根据KoFai所讲,今次制作《投名状》其实要比他以往负责过的所有电影难度更大,甚至比《鬼域》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其实我觉得今次《投名状》的制作要比以往我们有份参与特技制作的电影难度要高,其中难处不是来自后期特技制作方面,而是因为今次电影的规模之巨大,是我们遇到前所未有的,使到特技镜头和实际拍摄的配合相倍困难。要知道在现场进行拍摄的摄影机可能多达7至8具,而同时间它们都用来拍摄一个镜头,好像有时候我们这样佈置chorma key(绿/蓝萤幕)可能对某具摄影机的位置是好处,但对于其余7具的摄影机却带来了坏影响。除此之外,临时演员数目大,每天都有1000人在场,再加上现场环境覆盖又广,我们每天单单是看机位,和应付其他工作已经感到相当吃力。今次拍摄上分作了AB两组同步拍摄,例如A组在拍舒城,B组就拍苏州城,因此我们特技组的同事亦分作了两批人马分驻两边场地。但有时候A组那边需要更多同事作支援,我们便只好从B组这边抽调人手去他们处,虽然只不过是车程40至45分钟时间,但每天这种煎熬的日子也不好过,而一旦期间发生任何大问题的话,我们是否也可以像今天这样处理到呢?类似的问题每天都在拍摄期间困扰着我们。

  马匹互相相撞的一场戏,作为电影其中一个特别的镜头,虽然只是短短5秒时间,原来得来代价不菲。由于镜头的危险性太大,导演最初都束手无策,于是就交给特技组一天制作时间,让他们自由发挥,真的不成就作废。不过如KoFai所讲,没到拍摄当天,他心里都没多大底气,始终现场有很多事情是不可预测的。「拍摄当天,我们定了拍摄从早上8时开始,不过我们在前一晚已经到达。在现场我们佈置了10条跑道,并且要准确地控制马匹在那一个位置跌倒或退后。由于我们希望出来有千军万马的感觉,因此真的是每一层layer(图层)逐一拍摄,而且因为是分开拍摄关系,我们当时根本没可能知道拍摄出来的镜头是否管用,只有拍了回去才算。拍摄直到下午3时结束,长时间的拍摄又为我们带来了另一个烦恼,由于早上是正光,之后是顶光,再之后光又跑到另一边去,其实在光源上已出现了极大的分歧;还有更糟的事是,马匹跑动的时候还会带起大量的沙尘,以上种种问题其实都加大了后期合成的难度。最后在香港进行后期制作的时候。我们负责合成的同事花了足足一个月时间,去把所有的马匹逐一勾勒出来,之后再逐一整理调教,才能出到我们于电影里看到的效果。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3-11 14:27:49编辑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