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电影《黄金罗盘》特效制作大揭秘

当聚光灯下克里斯·威茨走上第80届奥斯卡的领奖台,是的,那一刻永远的停留在了我们心中——  《黄金罗盘》中逼真的守护神、宏大的数字场景、《加勒比海盗:世界的尽头》中气势磅礴的海底漩涡,以及《变形金刚》中 强大无敌的汽车人,这些所提名的影片不仅仅是给我们留下了酣畅淋漓的视觉享受,同时他也在另一个层面记录着人类电影的发展历程。


《黄金罗盘》海报


图1

  在电影已经诞生了100多年的今天,没有人会否认这门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与技术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电影发展史上每一次技术的变革都曾被用来拓宽电影艺术创作的天地。从无声到有声,黑白到彩色,模拟到数字,都显示出了科技发展对于艺术表现的贡献。而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就是授予利用机械、电子技术、光学处理以及动画等制造视觉效果上有突出贡献的影片。那么我们就通过今年的最佳视觉效果奖获奖影片《黄金罗盘》来看看其中的数字化技术的魅力。


图2

  新线于2002年2月开始筹划制作《黄金罗盘》,一直到英国首映2007年12月共历时5年之久,参加主要创作的九家特效公司,在17个月的总制作周期内共完成特效镜头1100多个,将好莱坞的特效水准再次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整个特效团队所围绕的主题都是“转化”,将某种你所熟悉的东西转化为另一个世界的东西。而这种转化的视角很特别,观众看到了另一个世界,却感觉这种东西很熟悉。而特效团队还将不同的哲学观、世界观和地理环境通过这种“转换”呈献给大家,并让大多数人认可。


图3

  同时经验老道的摄影导演还将每个角色的心理变化透过颜色表现在镜头中。在Lyra的旅程中,开始的色调是丰富的、金色的暖调。在和Coulter夫人一同旅行时,感触到的是到处充满的诱惑和光彩,这时影片的特效团队提高影片的灯光亮度,让他们看起来更白更透亮。而在Lyra逃出Coulter夫人的魔掌时伦敦的夜景被设置成绿色的调子。伴随着Lyra的旅程逐渐往北,风景也变成冰冷的泛着银色光芒的蓝色调。其实细心的观众可以在其中发现冰的颜色是很丰富的,并且随着角色的内心变化而改变颜色。


图4

  片中挑战最大的镜头莫过于千军万马大战的场面。里面有无数的人和无数的守护神,以及在天空上飞来飞去的女巫还有穿着盔甲的巨型北极熊,而这个镜头并不是由一个公司独立完成,Rhythm&Hues公司负责其中的守护神,FramestoreCFC公司负责制作北极熊,英国的Cinesite公司负责其中的狼群。要知道在一个虚拟的场景中由不同的公司若干名员工,创作同一个镜头,并且配搭天衣无缝,这些素材的管理和相互间的交流是何其的难度。而且制作人员要清晰的知道自己所制作的虚拟角色的大小、重量、质感以及如何运动,以影片中占据重要地位的白熊为例,他不是只普通的北极熊,而是穿着圣甲、会说话的熊。特效人员必须为他的每一部分制作动画,无论是他驮着Lyra跑过冰冻的海峡,还是当他陷入激战之中,或是在做亲昵的对话,他的表情,甚至他的每根毛发的摆动都是动画师日以继夜的艰辛成果,这些都要求极其精确并且独一无二。影片的合成量也是空前的,很多镜头都是靠纯数字技术制作完成的,如:飞艇经过伦敦的镜头,披甲熊互相战斗的镜头,还有北极的冰川,摄制组由于担心演员去往北极拍摄的安全问题,所以全部北极的冰川都是由数字技术在电脑中完成的,这些镜头完成之后,要经过较色、合成,再与在绿幕前拍摄的人物合成,最终完成镜头的制作。


图5

  制作人员制作出照片级别真实感的白熊,这意味着白熊的盔甲要与身体做互动,甚至每根毛发要与他一同运动,并且还要有重量感。这些技术难度都是空前的,可以看的出这种制作级别远远超于2005年《金刚》的标准。而制作团队并不满足于此,他们把制作重点放在对于数字角色的艺术表演上,抛开一切技术上的细节——什么毛发、盔甲、伤痕和爪子上的污垢之类的东西不说,把最重要的事情放在对角色感情的捕捉。这使角色的真实感大大增加,如Coutler夫人的猴子,上蹿下跳的守护神Pan。这些守护神的表演生动、活灵活现,动画师是通过细心的观察与精心的分析得来的,他们在讨论的时候甚至自己扮演其中的动物角色给导演看,之后大家在对于动画师的表演给与评价,动画师改正之后,制作出动作的雏形。经过多次改正调试后,才最终呈现在观众面前。


图6

  整个制作环节中真实可信的数字角色与宏大的场面,以及和真实人物之间的匹配合成,这些工作量都是惊人的。在萤幕前,观众惊心动魄的欢呼声背后是制作团队夜以继日的观察、测试、修正。而这些是他们捧得第80届最佳视觉效果奖的强有力的保证。在小金人背后让我们记住这部影片,记住那些为此奋斗过人们,是他们创造了电影感观上新的提升。

  作者:程楠 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四年级
返回列表